矮小症的相关介绍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或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矮小症患者常受到嘲笑、作弄,因而使他们变得内向、自闭甚至抑郁。矮小不仅是生理问题,近六成患儿出现心理隐患,如情绪较不稳定,存在社交退缩等现象。
矮小症( 别名:垂体性侏儒症,英文:nanism )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是班级里同性别孩子中个子最矮的,或年生长高度少于5厘米时,应考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障碍。到了青春期后,骨骼发育成熟,骨骺线闭合,身高就不再生长了,再用任何方法也无法使孩子继续长高。
了解引发儿童身材矮小的各种原因是防治的第一步。据专家介绍,身材矮小的原因颇多,一般来说大致可分为以下六大类:
1、内分泌性矮小:此类疾病主要是内分泌激素分泌异常所致,包括垂体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等。
2、骨疾病性矮小:骨发育不良引起矮小,包括软骨营养不良症、骨形成不全等。
3、营养、代谢性障碍矮小:个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障碍、尿崩症、糖尿病等。
4、精神社会性矮小:又称情感遮断性矮小。医学家最近指出,精神障碍可影响身高。
5、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矮小:伴有染色体异常常可表现为矮小,如先天愚型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6、其他原因矮小:包括家族性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症等
人们熟知的侏儒就属于矮小症。一般来说,如果在相似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患者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以上或第三百分位以下,就能诊断为矮小症了。另外,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也可以作为一个评判标准,3岁以下婴幼儿增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3岁~青春期前,增长速度小于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长速度小于5~6厘米/年,都属于身高增长缓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