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首期“运动健身促进非医疗健康干预”
技术人员培训班在乐山举办
四川省首期“运动健身促进非医疗健康干预”技术人员培训班于12月3日至7日在乐山市举办,来自21个市州的240余名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和社区医生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由四川省体育局和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主办,四川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承办,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要求。特聘请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康复等领域的知名专家担纲主讲,课程采用讲座式教学,内容丰富,实用强。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讲话中表示,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是促进全民健康,提高大众体质水平的重要工作,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经之路,科学适量的运动健身对防治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的作用极大,可以有效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医务人员能够掌握更多的运动健身知识,逐步实现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科学、安全、专业、可操作性强的运动健身方案。
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在开班动员中详细阐述了“科学运动、健康中国”的主题思想,讲解了“体医融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运动健身技术培训要求。同时,希望各类医生通过培训逐步了解运动健身在慢性病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增加运动健身知识储备并作为治疗康复过程的辅助手段,共同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推行“主动健康”计划。 上海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刘欣研究员结合上海市近年在社区、街道开展“体医结合”的现状和经验,对“体医结合”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今后将面临的问题。同时,刘欣研究员还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应用,讲解实用的“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方法”,受到学员们普遍好评。
成都体育学院侯乐荣教授重新梳理并定义了“运动处方”的概念、内容、结构、应用对象以及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并针对不同类型人群提出个性化“运动建议书”。
培训过程中,《身体素质与健康》课程讲述身体素质检测的作用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现状,并传授提高身体素质及改善健康状况的方法和手段。《运动风险评估与健身安全防控》课程介绍了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存在的运动风险和针对各种运动风险应采取的防控措施。《运动健身中的合理营养》讲解了不同运动健身项目中怎样合理补充营养及注意事项。《功能性动作筛查与评估》则通过测评功能性动作以确定受试者身体存在的可能会在传统医学检查和运动表现评价时很难发现的问题。《骨科常见伤病运动干预方案制定》介绍了各种骨科常见伤病的运动干预方案和实施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动作技能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具体介绍大众健身中各种运动技能的作用、以及对健身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怎样通过不同运动技能改善自身健康状况。
为了让学员们对体质测评、健康预警与运动风险等有更深刻的感受,培训班还专门组织“体质测评与科学健身指导体验”和“运动风险与健康预警测评体验”,为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进行各类体质指标测评与分析,并提供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运动建议书”。
本次培训班首次推出《四川省城乡居民运动健身指南》,该书以运动健身科学知识为基础,以运动健身原则和运动健身五要素为纲领,围绕基础性、关键性、科学性的运动健身知识进行集成创新,形成运动健身核心知识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普及型运动健身指南。同时,121个身体各部位的锻炼方法均配有详细的介绍及动作示范图片,可通过手机扫描每种练习方法对应的二维码,实时观看动作视频并掌握动态技术要领。
本次培训班是四川省体育与卫生部门首次联合针对医务人员举办的运动健身技术培训,希望通过运动健身的各种方法促进非医疗健康干预,推动健康关口前移,推行“主动健康”计划。今后,四川省体育局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将长期合作,常态化、全方位、多方式的为大众健康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