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骨质疏松 青少年特发骨质疏松症是指在发育(8-14岁)发病的,且没有明确发病原因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自从1938年德国的Schippers首次报道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来,已有60多例病案报道。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哪些临床特点? 青少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较少见,可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幼儿,但多发生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全身骨筋均可出现骨质琉松,常表现为轻度外伤即可引起骨痛或骨折,骨痛部位常在下肢、髋部、以及背部下端,并可逐渐出现脊柱向后、或向侧面凸出,鸡胸,下肢长骨畸形,行走困难,破行。此病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骨诱处,特别是胫骨远端。血液生化检查多为正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血钙、尿钙水平升高。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在青春发育期后自然缓解。 发生了怎么办? 1.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多喝牛奶及奶制品,多食深绿色蔬菜。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鸡、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 2.豆类及豆制食品含有大量的钙质可多食用。
3.炖排骨汤时,可加一些醋让大骨中的钙释出。
4.避免过量的茶、咖啡、烟等刺激性的东西,忌烟、忌酒。
5.多晒太阳,每日至少有15~60分钟的户外活动,晒太阳以增进体内维他命D,可帮助身体中钙的吸收,强化骨质。
6.适量运动,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应,增加骨密度。
7.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以免增加骨骼的负担。
8.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
9.四十岁以上者,应避免从事太激烈、负重力太大的运动。
10.老年人应慎用药物,如利尿剂、四环素、异烟肼、抗癌 药、强的松等均可影响骨质的代谢。
11.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股骨等处的骨折。
12.定期做X光摄影及骨质密度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