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体质的区别与联系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是否健康通常采用“体质”和“健康”两个词来表达衡量的,那就说明体质和健康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才能对人体是否健康作出一个统一的回答。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能素质,如肺活量明显下降,肥胖明显增多,近视眼患病率仍居高不下,这些现象表明,体质与健康作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1 、体质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状况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构成体质不可分割的五个重要因素,五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其中身体形态结构是物质基础,生理功能、体能和心理条件是体质的主、客观表现,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体质的综合反应。因为一定的形态结构,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生理功能,体能又是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客观反映;发展和提高机能的过程,又会相应地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伴随着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变化及体能的发展提高,又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所以在评价体质时,除形态指标受先天性遗传因素影响较大之外,机能指标、素质和运动能力指标以及心理指标都是靠后天获得因素影响,也就是说体育锻炼能够改变体质的可能性最大。 2、 健康的概念及评价指标 健康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不同解释。古老的健康常以是否有病作为分界线,有病为不健康,无病则为健康。现代人对健康的概念是根据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来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满状态。”它把人体健康同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认识,明确提出健康的内涵应该是体格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是健康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应关注自己健康的同时,还要努力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的心理状态,并与他人友好相处,你才会精力充沛、乐观开朗,才能健康地学习和生活,也就是说评价一个人的健康要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种指标加以综合评价。 3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综上所述,体质和健康都涉及到人体的形态发育、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和心理状况及对社会(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等方面,说明它们之间既有所不同,又有所联系。体质是生命活动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从研究角度看,体质侧重于体格、体型、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而健康则侧重于研究人体的心、肝、脾、肺、肾及血管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疾病、异常和死亡。体质是从“外观”上研究人体,健康是从“内部”研究人体。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健康则是体质状况的反应和表现,所以在评价体质和健康状况时,有些指标很难说成是纯属检测体质的指标,另一些指标也很难说成纯属健康检查的指标。 一个人的身体总是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生老、病衰是人生的必然规律,谁也阻挡不了。各种不同年龄的人,实行“健康投资”和“健康储蓄”是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促进健康,获得高质量的工作和生活品位和获得长寿最积极有效的途径,而坚持体育锻炼,最重要的有三点:①要从小抓起,同时确保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②打好基础,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实施《全民健康计划纲要》;③体育工作者,要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体能练习。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制订体育教学计划,指导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