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胖,是否需要减肥,这是一个问题 一个人是否胖,是否需要减肥,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要说体重控制问题,除了考虑能量平衡之外,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问题:胖瘦是怎么判定的,是不是真的需要减肥。 我在2000多名女大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其中80%左右的女生对自己的体形不满意,有60%的女生参加过减肥活动。 调查还发现,女孩子对自己体形的感觉,往往和别人的感觉不一样,尽管男朋友和女同学都没有说她胖,但她自己对体形的要求更加严格。这就是自我体重认知问题。 一个人的体重、腰围等数据,如果从营养学和医学角度来评价,就是看这些数据对他来说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有客观的标准。但对个人来说,这种评价是没有规矩的,完全是相对的。不同的社会和环境当中,看法肯定有所不同。 比如,在南太平洋的岛国斐济,200多斤的胖人到处都能见到,和斐济人对比起来,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真苗条啊。很多在中国闹减肥的女孩子到了美国,就发现自己要穿小号衣服,当然就会觉得压力减小许多;反过来,一位北方的“美眉”到了上海,看到上海女子的身材都很纤细,可能会感到很大的心理压力,并开始减肥。 是否算胖,是否要减肥,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人们对不同年龄、职业、性别都有不同的体形要求。一般来讲,在中国,中年男人对自己的体形要求是极低的,肚子多大都没人说。相比之下,社会对女性体形的要求要比对男性的体形要求高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使得女性有更大的动力去保持健康的体形状态。西方的调查也发现,女人通常会为自己胖5公斤而减肥,而男人要胖到15公斤以上才可能想起来控制体重的问题。 可是,什么时候才需要考虑减肥,有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呢?的确,现在有一个全世界通用的数据标准,就是体重指数(BMI),或称为体质指数。体重指数的计算公式为:体重的公斤数/身高(米)的平方。 按照我国专家的规定,这个数值的正常范围是在至18-24之间。在24到28之间是超重,超过28就是肥胖,而低于18就是瘦弱。 这个体重指数要比过去常用的“标准体重”好一些。因为标准体重只给出一个数,让人感觉到“多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而现在则是用一个范围来指示。不过,这个健康的区间也只是一个粗略的指示,因为每个人的骨架大小和肌肉充实程度不一样。很多人体重指数低于24,其实他们的脂肪比例已经过高。也有的人因为肌肉很发达,体重指数超过24,实际上脂肪比例甚低,并不能算是超重。比如说,某媒体披露,施瓦辛格的体重指数是,但他根本不胖,因为他的肌肉比例大。严格来说,体脂肪含量才是胖瘦的最佳指标,只是这需要到专业的机构去测量。中青年女性的正常体脂肪含量约在17-25%之间,超过这个数字就该反思是否运动不足。当然,不同年龄的女性也会略有差异,越年轻,身体脂肪含量就应当越低--体脂肪比例提高,就是衰老的反映。 在这里,我并不是要求每个人记住指数的算法,而是想告诉大家,胖瘦不仅仅和体重有关,还和脂肪的比例多少有关。比如说,有的人“偷着胖”,体重指数只有21,但实际上她肌肉少、骨架又小,脂肪比例很大,严格来说她已经属于胖人,各种肥胖可能导致的毛病,在她身上都可能有所体现。所以说,体重固然重要,体成分这个概念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