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行为调查与分析 四川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李纪江 何仲涛 连楠 黄玫梅 1 前言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体质状况带来了极大的隐患。2005年成都市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数据显示,与2000年相比,全市居民体质总体水平略有下降,机能水平下降较为明显(下降9.65%)。同时,城乡居民体质差异呈增大趋势的现象。作为生活方式中重要的一环,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工作政策的制定意义重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1 调查对象 对锦江区、成华区、武侯区、新津县、崇州市、金堂县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的方法抽样。以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最小抽样单位为家庭户,16岁(含16周岁)以上非学生的中国居民共计1000余人。 2.1.2 调查内容 以问卷形式调查居民是否参加体育运动、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特征(频度、时间、强度、项目、场所、形式)、体育锻炼的意识(目的、是否接受过专业人士的科学指导、参与途径、障碍)、参与体育锻炼的消费情况等体育锻炼行为。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具体方法及调查要求、调查实施流程和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编制的《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工作手册》执行。 2.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描述统计Descriptive、交叉列表Cross tabs、多重响应Multiple Response等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及结构 调查显示,2007年成都市占调查总人数53%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注1],其中,男性为52.8%,女性为53.3%。城镇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4.9%,乡村为45.8%,但是在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人群当中,却是乡村人数比例(53.5%)高于城镇(46.5%)。 不同年龄组人群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特点。20~29岁年龄组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65.4%,70岁以上人群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低,为43.6%。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参加过体育锻炼比例分别是:大专及以上83.5%,高中(中专)65.3%,初中52.0%,小学(含私塾)37.4%,文盲或识字不多29.2%,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与学历呈正相关关系,与四川省调查结果趋势一致。 3.2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及结构 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的人(简称“经常锻炼”)。 按此标准统计,2007年成都市城乡居民中“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为13.2%(不含在校学生)。其中,男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是12.7%,女性是13.8%;城镇居民有19.2%达到“经常锻炼”的标准,乡村居民为9.6%,城乡差异较大。 中老年人“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较高,50~59岁“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17.6%,20~2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为12.4%,30~39岁年龄组人数比例仅为10.2%。在20~59岁年龄段,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步上升的趋势。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中“经常锻炼”比例分别是:大专及以上20.2%,高中(中专)28.7%,初中33.2%,小学及以下14.8%,文盲或识字不多3.1%。 3.3 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特征 3.3.1 体育锻炼的频度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不同锻炼频度的人群分布是:“每月不足1次”为12.8%,“每月至少一次,但每周不足1次”为9.8%,“每周1~2次”为22.5%,“每周3~4次”为10.9%,“每周5次及以上”为44%。 全市中青年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较低,如20~29岁年龄段,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低于2次(含2次)的人数比例达64.5%;而老年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较高,如50岁以上人群每周参加5次及以上频度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60%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每周参加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分析表明,全市50岁以下城乡居民存在着体育锻炼频度较低的现象,容易影响此类人群体育锻炼的整体效果。因此,增加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是提高健身效果的重点。 3.3.2 体育锻炼的时间 全市居民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4.8%,其次有40.8%的人体育锻炼时间在30~60分钟,而“不足30分钟”的人数为14.4%。 不同性别在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上差异不大。50岁以下年龄组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60分钟的人数比例均最高,50岁以上年龄组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有所延长,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数比例最高(均在50%以上)。 3.3.3 体育锻炼的强度 全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以小强度的人数比例最高,为47.4%,其次为中等强度,为39.6%;另有13.0%的人体育锻炼时选择较大强度。 从年龄分布来看,随年龄增大在体育锻炼时采用小强度的人数比例逐步增加,由16~19岁年龄组的20.8%,增加到70岁以上的63.8%。从20岁开始,选择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大逐步下降。而参加体育锻炼时采用大强度的人数比例随年龄增大明显下降,由16~19岁年龄组的33.3%,下降到70岁以上的6.9%。 3.3.4 体育锻炼的项目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以“健身走”、“ 乒、羽、网球等球类活动”“跑步”作为主要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最高,分别占总人数的43.3%、30.6%和23.7%,其他依次为“舞蹈”,“骑车”,“篮、排、足球”,“登山”,“游泳”,“户外健身器械(健身路径)”,“健身操”,“力量训练”,“武术”,“跳绳、踢毽”等。 从年龄分布看,16~19岁人群主要参加的锻炼项目是:跑步(68.4%)、乒乓球、羽毛球、网球(48.1%)、篮、排、足球(45.2%)和游泳(25.7%);50岁以后人群主要是“健身走”。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以中低强度运动(健身走)作为主要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以强度较大的运动(跑步、球类)作为主要锻炼项目的参与人数比例明显下降。不同年龄段在选择运动项目上有明显区别,为今后开展全民健身推广活动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适宜运动项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3.3.5 体育锻炼的场所 全市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以“公路及街道旁”为主要锻炼场所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9.3%,其他依次为“广场”、“单位或住宅小区体育场所”、 “住宅小区空地”、 “公共体育场馆”、“自家庭院或室内”、 “自然区域”、“公园”、 “健身会所”及“其他”。 从年龄分布看,40岁以下的年龄人群主要在公路或街道旁、自家庭院或室内、单位、住宅小区以及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随年龄增大在公路或街道旁、住宅小区空地、广场和公园锻炼的人数比例升高,在“公路或街道旁”进行锻炼的各年龄人数比例明显上升,而到“公共体育场馆”的人数比例明显降低。 全市城乡居民在选择体育锻炼场所时更趋向于选择“公路或街道旁”、“住宅小区空地”及“单位或住宅小区场所”。选择到“健身会所”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低。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1.9%的人到收费体育场所锻炼(至少1次/月)。选择收费在11~30元/次的体育场所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28.7%,其他依次为 “5~10元/次”、 “31~50元/次” 、“5元及以下/次”、“51~100元/次”等。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56.8%的人选择离住地或单位在1000米以内的锻炼场所进行锻炼,选择1000米~2000米以内的距离为19.1%,选择2000米~3000米以内的距离为10%,选择3000米及以上距离的为14.1%。这反映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在选择体育锻炼场所时呈现出“就近”的特点。 3.3.6 体育锻炼的形式 调查显示,全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同事一起,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47.8%。其次是“与家人在一起”和“独自”进行锻炼。 随年龄增大以“独自”的形式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由16~19岁年龄组的16.7%,逐渐提高提高到70岁以上组的46.6%。而以“与朋友、同事一起”的形式进行锻炼的比例由16~19岁组的79.2%,下降到70岁以上组的37.9%。 3.4 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3.4.1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调查显示,全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75.3%),增加体力活动(34.8%)和消遣娱乐(34.6%)。其他依次是:减肥,减压、放松,社交,健美,提高运动技巧等。 随年龄增大以“防病治病”为目的的人数比例逐渐提高,由20~29岁年龄组的34.4%,提高到70岁以上组的94.4%;而以“增强体力活动”为目的的人数比例由16~19岁组的71.3%,下降到70岁以上组的20.7%。但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人数比例,各年龄组都稳定在20%~50%之间。 3.4.2 接受体育锻炼的指导 在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有29.6%的人接受过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其中接受体育教师(教练员)指导的人数比例最多,为12.1%,其次为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其他人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所占比例均在2~6%左右。还有0.9%的人依照参考资料进行体育锻炼。 接受体育锻炼指导者的年龄分布特点为青年人群接受指导的较多,中老年人接受指导的较少。16~19岁年龄组接受过指导的人数比例为58.3%,其中,有41.7%接受体育教师(教练)指导。40岁以后各年龄组人群接受指导的人数比例在12.1%~33.3%,明显低于青年人群。总体来看,全市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接受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的人数比例较低,仅为2.9%,低于四川省的总体水平(4.1%),应该引起体育主管部门高度的重视。 3.4.3 获得运动技能的途径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全市城乡居民有65.5%的人通过自学掌握运动技能,高于全国和四川省的平均比例。在学校里获得运动技能的有21.2%,参加“社会短训班”和“从事过专业训练”的分别为7.2%和2.2%。此外,3.8%的人是从其他途径获得。 从年龄分布看,29岁以下的人群更多是在学校里获得运动技能,而30岁以上的人群则主要是通过自学获得运动技能,与四川省总体情况一致。 3.4.4 参加体育锻炼的障碍 调查显示,全市城乡居民中,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59.2%,其他依次是:“缺乏场地设施”、 “没兴趣”、“身体弱,不宜参加” 、“惰性”“缺乏组织指导”、“没必要参加”等。 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因为工作或家务“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70.3%,其他依次是:“缺乏场地设施”(28.1%)、“没兴趣”(13.3%)、“身体弱,不宜参加”(9.9%) 、“缺乏组织指导”(6.4%)等。 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也是“没时间”,占39.5%;其次是“缺乏场地设施”(13.9%)。 由此可见,没时间、缺乏场地设施和健身指导仍然是当前妨碍全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3.5 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61.2%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845元,全年消费总额在99元以下的为68.2%,在100~499元之间的为15.3%,在500~999元之间为6.9%,在1000~2999元之间为7.5%,另外,有2.1%的人在3000元以上。年轻人人均消费水平最高(16~岁、20~29岁和30~39岁年龄组的人均体育消费分别为年均1051元、1316元和1041)。此后,随年龄增大消费水平持续下降,40岁以上人群体育消费水平维持在460元~640元之间。 按消费项目的人数比例分析,用于购买运动服装的人数比例最高,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支付参加体育锻炼的场馆费用,以及观看体育比赛费用等,基本是以“实物型”消费为主。 按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额分析,支付体育锻炼场馆费用的人均消费最高,其他依次是购买运动服装,观看体育比赛费用,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等。 3.6 城镇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差异 3.6.1 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乡村 2007年全市参加过体育锻炼的城镇居民占参加调查的城镇居民总人数的64.9%,参加过体育锻炼的乡村居民占乡村居民总人数的45.8%,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19.9个百分点,城乡差异低于四川省总体水平。总体来看,随年龄增大,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呈下降趋势(从16~19岁年龄段的87.5%下降到70岁以上年龄段54.1),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维持在35~65%之间,下降趋势并不明显。但乡村各年龄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均低于城镇,说明全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实际参与程度均要好于乡村。 3.6.2 城镇居民“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乡村居民 无论是总体还是分年龄段,城镇居民“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乡村,差异较大。城镇居民20~59岁之间,随年龄增加“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随年龄增加“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变化不大。 3.6.3 城镇居民到正规体育设施的场所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乡村 城镇居民在住宅小区空地、单位或住宅小区体育场所、公园进行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乡村居民。而在公路旁、街道边和自家庭院或室内进行锻炼的则是乡村比城镇高,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在“自家庭院或室内”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高15.7个百分点。 3.6.4 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乡村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60.3%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2.2%,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1162元,而乡村为535元。 按消费项目的人数比例分析,城镇和乡村居民表现出了相同的特点,都是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其次是书刊、健身、观看比赛和其他。城镇居民支付购买运动服装和体育书刊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而乡村购买体育器材的人数比例则高于城镇。 按人均消费金额分析,“到体育场馆健身”占城乡居民体育消费金额第一位,其次是“购买运动服装等”。城镇居民在购买运动服装、体育器材、到体育场馆健身和其他消费项目上的人均消费金额高于乡村,乡村居民在购买体育书刊、观看体育比赛消费项目上的人均消费金额要高于城镇。 4 结论与小结 4.1 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年,成都市有53%的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高于全省参加过体育锻炼城乡居民人数比例(32.1%)。城镇居民中64.9%的人参加过体育锻炼,乡村居民中有45.8%的人参加过体育锻炼。随着年龄的增加,参与锻炼人数比例呈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20~29岁年龄段参加过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最高,为65.4%。 4.2 成都市城乡居民中“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为13.2%(不含在校学生)。其中,男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是12.7%,女性是13.8%,男女无明显差异;城镇居民有19.2%达到“经常锻炼”的标准,乡村居民为9.6%。 从数据上来看,成都市城、乡居民达到“经常锻炼”标准的人数比例均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但是城乡差异依然存在。 4.3 成都市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主要以“健身走”、“ 乒、羽、网球等球类活动”、“跑步”作为主要锻炼项目。 随着年龄的增加,以中低强度运动(健身走)作为主要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以强度较大的运动(跑步、球类)作为主要锻炼项目的参与人数比例明显下降。不同年龄段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有明显区别。 分析发现,全市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现状与四川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特点相同(频度较低、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较长、每次参与体育锻炼都以中小强度为主)。 4.4 调查发现,成都市城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多选择在就近的“公路或街道旁”及“广场”进行体育锻炼。居民在体育锻炼中的消费以购买运动服装、体育器材等“实物型”消费为主,大多数人的主要体育消费集中在购买运动服装方面。 4.5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城乡居民中,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为59.2%,其他依次是:“缺乏场地设施”、 “没兴趣”、“身体弱,不宜参加” 、“惰性”、“缺乏组织指导”、“没必要参加”等。与四川省调查结果一致,“缺乏场地设施”仍然是当前妨碍全市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 4.6 通过对城镇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比较发现城乡居民在体育锻炼上存在不少差异。主要体现在城镇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到正规体育设施场所进行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均高于乡村。而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60.3%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2.2%,虽然乡村有过体育消费的人数比例略高于城镇,但是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却依然高于乡村(城镇为1162元,乡村仅为535元)。 4.7 调查结果同时表明,虽然目前成都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在部分指标上好于四川省平均水平,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4.7.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仍然较低,大多数人没有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4.7.2 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使得绝大部分人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4.7.3 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的缺乏仍然是影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4.7.4 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科学健身指导和知识普及; 4.7.5 城乡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中的差异较大,且有加大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