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判断体重的计量方法 儿童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者。 儿童肥胖症的测量 目前对于儿童肥胖的判断标准不同,各种测量方法,可导致结果有些差异,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些常用的判断体重的计量方法。 ⑴ 身高标准体重法•(又称身高别体重)是评价青春期前(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最好指标。本法是以身高为基准。采用同一身高人群的第80百分位数作为该身高人群的标准体重。超过该标准体重的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这一方法在我国被广泛使用。消除了种族、遗传和地区差异以及发育水平的影响。在10岁以下儿童这个指标基本可以代表体内的脂肪含量,即当身高标准体重超过20%时相当于全身脂肪量超过正常脂肪含量的15%。 目前使用较多的参考标准有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九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但10岁以上的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指标和体成分发生较大变化,身高和体重的关系波动很大。对于某一确定的身高值,不同年龄人群体重值很不相同。因此对于 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不能用该法来评价肥胖与否。 ⑵ 体重指数法(BMI)(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该指标是评价成人肥胖和消瘦的简便方法,BMI≥25定义为成人超重,BMI≥30为成人肥胖。由于种族的差异, 亚洲人群BMI值适宜范围相对于西方人要小。2003年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BMI≥24,BMI≥28分别为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诊断标准。 成人的BMI标准同样不适合于10-18岁的儿童青少年,因为BMI与体脂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成熟程度,青少年的生长突增、性发育水平等均是成熟程度的标志,而且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差异。因此WHO建议采用年龄性别 BMI评价10-24岁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情况。 将BMI≥第85百分位定义为具有超重的危险,如果BMI≥第85百分位同时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肩胛下皮褶厚度≥第90百分位则定义为肥胖。可见使用BMI判断儿童青少年肥胖时最好同时与其他指标结合评价。 ⑶ 皮褶厚度。皮下脂肪厚度与全身脂肪含量的关系与年龄、性别、脂肪堆积量以及测量技术有关。成人皮下脂肪占全身脂肪的1/3,在新生儿则占70-80%。肱三头肌和肩胛下两处组织较均衡、松弛,皮下组织和肌肉能较容易分开,皮肤厚度个体差异小。测点易掌握,测量方便,结果可重复性大,是常用的测量部位。由皮褶厚度可以估算皮下脂肪的含量。皮褶厚度很少单独用于判断儿童肥胖,多数与BMI或身高标准体重结合判断。 ⑷ 体脂含量测量X线吸收法是测量体脂含量的较理想的方法。曾有人尝试用体脂百分比大于或等于第85百分位作为定义肥胖儿童的金标准。此外,生物电阻抗法、核磁共振、计算机体层扫描也在用于身体脂肪含量的测量,但目前尚少见用于儿童的报道。考虑由于价格昂贵,操作复杂,儿童难以配合及某些检查对于儿童的安全性等问题。传统的水下称重法则是根据脂肪较水和其他组织密度低的原理,通过测量人体密度估算全身的脂肪含量。此法需要儿童屏气后将身体完全浸入水中,其操作技术对于小年龄儿童掌握比较困难,无法配合,适于能够配合的年长儿。 ⑸ 腰/臀围比(WHR):<0.8为周围性肥胖,>0.8为向心性肥胖。 总之,肥胖是以脂肪组织过度增生为主要表现。对体内脂肪含量的测量,是诊断肥胖的重要依据。但目前尚无一种简便易行,即能够被普遍接受又能准确反映体内脂肪含量的客观指标。身高标准体重法是目前诊断10岁以下儿童肥胖的主要方法。BMI作为筛查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指标正在得到普遍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