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血压易“失控” 许多高血压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到冬天血压就容易“失控”。这两天,哈尔滨气温骤降,各大医院门诊里,挤满了因血压控制不佳而来就诊的患者,相比往年,今冬的高血压患者被突如其来的气温骤降搞得有点措不及防。今年哈尔滨入冬晚,直到进入11月份,每天的气温都比去年同期高5℃以上,冬天整整晚来了20多天。每年此时节冷空气活动都很频繁,但今年冷空气的速度比往年要快,停留时间要短,冷空气来时气温下降,但冷空气离开后,受暖空气的影响,气温又会再次回升。反复的气温回升让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降低了防备,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夹雪后,气温骤降,把不少高血压患者送进了医院。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容易在冬季病情加重呢?美国心脏学会的研究人员曾进行过一项为期5年、针对443632名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发现,不论患者的种族、性别及生活环境,在治疗期间,冬天血压值降到正常的患者比夏天减少8%。究其原因,主要与冬季气候寒冷,人体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有关。 由于气温陡降,人体的血管收缩,但血管中的血容量不会变化,因此血压升高。血压增高,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的患者,在气温陡降后更易出现脑血管破裂,危及生命。 四招帮你度过“危险期” 高血压患者平稳过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用药上,应尽可能选择长效降压药。如果某种降压药物已达最大剂量,应加用另一种降压药,而不应继续增加剂量,以免增加其不良反应。临床上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都可根据具体情况加用。 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增加,而钙离子拮抗剂能抑制心血管肌膜钙离子的活动,从而使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且有显著持久的降压效果。β受体阻滞剂则不仅能降血压,还可以减慢心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使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控制减弱,从而降低血压。 二、要密切监测血压。早起一次,早、中、晚饭前饭后1-2小时内各测量一次,通过监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找到血压最高点。 一般人的血压最高值在上午9-10点,但由于个体差异,也有的人高压点在中午或者午后,因此通过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高压点很有必要。建议在高压点之前一小时吃降压药,这样药物才能真正起到降压作用。 三、应注意生活保健和饮食营养。慢起床,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后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老年人在睡眠醒来时须先在床上躺一会儿,再缓慢起床。注意保暖。 冬季早晚温差较大,中老年人不要过早去晨练,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动时还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 四、适量运动。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不少于30分钟,不要激烈运动,运动量以不增心率为宜,不伴有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自我感觉良好为宜。 同时要保持大小便畅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保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饮食上戒烟、限酒、少吃盐。 哈医大四院神经内七科主任 刘滨教授 |